武汉海事局的崔某峰,边吃空饷两年多,边在外开店赚钱,公务员身份与行为的“两面性”,让人深感遗憾。
“在编不在岗,拿钱不干活”,吃空饷既是违法违纪行为,又是一种腐败。翻看相关法律和党纪,没有哪一条对公务员吃空饷有纵容,没有哪一款对党员的没规矩会放任。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不得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不得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也有禁止党员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的规定。很显然,孰是孰非,只要事实调查清楚,对照党纪国法,答案自明。
这也并非吃空饷的孤例。近些年,吃空饷“露馅”的事情不时出现,有“旷工饷”“病假饷”“冒名饷”“死人饷”等,五花八门,无不是把大家的钱揣到自己的口袋里。它就像蛀虫一般,侵蚀着公共财政,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财政资金流失,从而无法更好地为民所用。因此,查处并整治吃空饷行为,斩断伸向财政资金的黑手,才能让政府更廉洁,才能提高公信力。
但是,一些政府尽心作为了吗?一些部门决心查处了吗?一些单位耐心整治了?这很难给出明确的结论,但在具体问题上,如从武汉海事局一事中不难看出,结果离人们的期待还有距离。例如,事情被举报后,该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先认为给崔某峰发工资符合规定,后来在调查期间又接受其辞职,直到一步步曝光之后才组成调查组展开工作。态度和行为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源自监督的压力,而鲜见自主自觉的作为。不敢直面问题,怎么解决问题?不能主动出击,怎能净化干部队伍、纯洁干部风气?政府作为,不管是干事创业还是自我洗礼,只靠“倒逼”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更要有“刀刃向内”的勇气和主动作为的魄力。
要坚决清理“吃空饷”,更要管住“发空饷”。还以武汉海事局为例,两年多的时间,有人吃空饷却未被发现,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疏忽?如果是前者,哪一关失守了,应该查清楚;如果是后者,什么机制失效了,应该弄明白。人们不免会问,该单位公务员队伍难道不考核、不管理吗?该单位的编制财务难道不摸底、不审查吗?回答这些问题,也是一个单位进行内部清查、整治的好契机。该整治的整治、该问责的问责,不枉不纵,给老百姓一个交代,才能重新赢得认可。
从简政放权的角度看,一个人两年不上班,所在机构仍能正常运转,这足以说明,要么这个职位或这个人可有可无,要么该机构在某个相关领域失职,也就是崔某峰具体负责的事务上出现缺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前一种可能性更大。这表明,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机构精简仍然任重道远。不该存在的部门或职位应该果断精简、转变,从不让人吃空饷逐步转变为不让位置吃“空饷”,这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应有之义。否则,即便崔某峰辞职了,这个职位占有的资源仍然存在,而其发挥的作用却可有可无,这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治理空饷问题不光要着力于人,还要着力于职位,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政府部门更加廉洁、高效。
(来源:央视新闻 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李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