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全文检索
首页 人大概况 人大公告 人大要闻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部门预决算公开 选举任免 机关建设 县区人大 理论天地
最新通知:
不可阻挡的步伐

  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

  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

  “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2022年10月23日,党的二十大闭幕第二天,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

  “我们要埋头苦干、担当作为,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回溯千年,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

  回首百年,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盼。

  回眸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筑梦逐梦圆梦,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全球最大集装箱船顺利交付,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工建造……2022年,造船业捷报频传,中国稳居全球第一造船大国。

  从长期领先,到落后时代,再到奋起直追、再创辉煌,“大船梦”浓缩沧桑巨变。

  近代中国,身处“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1932年底,上海的《东方杂志》曾发起“新年的梦想”征稿:“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没有战争和屠杀,有的是共同愉快的生活”“要全社会得着解放,得着幸福”。编辑部收到数百个“梦想”,“富强”“平等”“大同”是高频词。

  强国梦,复兴梦,惟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梦想才真正被点燃。

  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高擎马克思主义真理火炬,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民族复兴从此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从此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百年奋斗,百年牺牲,百年创造。

  当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如朝阳般喷薄而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路逐梦,勇毅向前。“我将无我”的历史担当,真切炽热的人民情怀,汇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千年梦想,今朝梦圆。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凝结着人民领袖的深情牵挂。

  “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从梁家河走出来的习近平同志,深知乡亲们的苦,读得懂锅里的穷。

  “小康路上,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最浓的情,化为最重的承诺。

  十年间,乡土中国,串串足迹,丈量着摆脱贫困的进程。

  湖南十八洞村旧貌换新颜,云南独龙族群众“一步跨千年”,四川“悬崖村”村民告别藤梯、迎来钢梯、搬出大山……从雪域高原到戈壁沙漠、大石山区,无数人的命运从此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成真。

  十年跋涉,十年笃行。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原创性思想,关键性抉择,战略性举措,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指挥,团结奋斗有了主心骨,实现梦想有了领路人。

  ——一路逐梦,勇毅向前。高瞻远瞩的深邃思考,统揽全局的战略擘画,开辟中国特色的光明大道。

  “挣钱顾家两不误,日子会越来越好呢!”陕西武功县妇女梁卫平接受刺绣技能培训,家门口就业,当上骨干工,心劲儿越来越足。

  “强了文脉,增了活力!”广州永庆坊,脚下麻石板路,抬头栋栋骑楼,耳边粤曲悠扬,艺术民宿与创客空间云集,老街坊由衷感慨。

  “长江故道水,映照和谐美。”拆除网箱,退耕还湿,湖北石首天鹅洲麋鹿成群、江豚逐浪,变身“护豚员”的渔民丁泽良赞不绝口。

  更殷实的物质生活、更丰富的精神享受、更优美的生态环境。十年变革,交织成新时代中国壮阔的现代化图景。

  中国梦,强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

  “我们党要领导一个十几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稳中求进、协同推进,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容落子。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这十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拥抱强国复兴的光明前景。

  ——一路逐梦,勇毅向前。山河锦绣的崭新画卷,波澜壮阔的奋进史诗,见证非凡十年的伟大变革。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突破110万亿元大关,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这十年,中国经济巨轮驶向更广阔水域。

  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现生机活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开展;“小院议事厅”“板凳民主”“圆桌会”等基层民主实践深入推进……这十年,人民当家作主夯实稳稳根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集民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津湖》《山海情》等作品叫好又叫座,文化事业日益繁荣……这十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兜住兜牢民生底线,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这十年,民生答卷温暖人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落地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积极稳妥推进……这十年,美丽中国跃然眼前。

  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年变革,伟大丰碑。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归根结底,是因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是因为“两个确立”深入人心。

  非凡十年,“两个确立”写在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写在14亿多中国人的心坎上。

  非凡十年,我们感受深切,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十年逐梦,充分证明: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找回“失去的二百年”,新时代的中国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022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如约而至。22时许,全场起立,全球瞩目,奥林匹克会旗缓缓升起,没有伴奏的纯净童声,让人屏住呼吸。

  “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映生辉……”唱着希腊语奥林匹克会歌的孩子,从溪谷山岳中走来。他们的家,河北阜平县,曾是太行山深处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那一刻,自信放歌的山里娃,圆了自己的小小梦想,享受着体育给予人类的丰富馈赠。

  奥运梦,强国梦。从1908年振聋发聩的“奥运三问”,到2022年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一代代中国人向着梦想接力奔跑,国家梦、民族梦在每个人的躬行践履中,生根萌芽,拔节抽穗。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人民谋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话语,阐释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自觉。

  

  (来源:人民日报记者 陆隽 )



字体大小 【 】 来源:  责任编辑:李峰 时间:2022-11-28 浏览 人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收藏网站
 本站由开封市人大常委会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12-2013 开封市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