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人大网
党的二十大明确,从现在起,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好这一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需要每一名共产党员挺膺担当、矢志奋斗。各级人大应当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积极履职尽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把根本政治制度的优势转化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治理效能。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为人类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方案,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一)从理论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两个结合”的典范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原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路径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并联式”推进;战略安排是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策略是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首要任务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是教育、科学、人才;应有之义是人民民主;核心地位是坚持创新;关键一招是改革开放;任务最重是农村;内在要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超越,是对“两个结合”的最好践行。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理论为中国式现化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土壤。我国历史上的汉朝、唐朝、明朝、清朝,都是历时几百年的大一统朝代,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都处在同时代社会发展的领先地位,清朝人口鼎盛时达4亿之多,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治理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贤能治国、天下一统,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了文化沃土;强调天下为公、民为邦本、扶贫济困、博施众利,具有重民本、崇正义的价值追求,为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了文化根基;强调厚德载物、讲信修睦,具有讲仁爱、守诚信的优秀品质,为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了内在根据;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大道自然等观念,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精神支撑;强调集思广益、求同存异、群策群力,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思想指引;强调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等理念追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厚重的支撑。中华民族历来是热爱和平、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民族,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率领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庞大的船队,但带去的不是战争,而是丝绸、茶叶、瓷器和文明互鉴,充分彰显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文化基因。
(二)从历史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奋进探索的历史成果
在鸦片战争后,我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复兴进行各种尝试,从以器物现代化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到以制度现代化为目的的百日维新,再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从仿造“坚船利炮”,引进铁路、机械等近代生产力,到传播君主立宪、宪政、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再到搬用总统制、议会制、多党制,等等,几乎把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各种方案都在中国试验了一遍,但无一成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不懈探求民族复兴的道路。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展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将实现现代化提到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1963年1月,周恩来同志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提出了“中国式”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集中群众智慧,提高领导水平,找出解决办法,把我国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推向前进。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中当然包括现代化发展。我国没有简单重复西方现代化的老路,而是从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三)从实践上看,新时代十年伟大实践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作出一系列新的战略安排,进一步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体系;进行新的实践探索,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中国梦”,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意志、坚强决心。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2017年,党的十九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并强调,现代化决不等于西方化,现代化也决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个方面的重要特征。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领导一个十几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稳中求进、协同推进,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围绕“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条主线,形成了科学回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升华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中国式现代化辉煌成就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制度密码。人大是根本政治制度坚定的践行者、捍卫者、发展者,是重要政治机关,肩负着立法、保证宪法法律的遵守和执行的法定责任,身处激活制度功效、联系服务群众、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第一线,必须切实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发挥职能优势、强化制度功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尽人大之力、倾人大之能、献人大之智。
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各级人大始终与全省现代化建设的壮丽征程相向而行、同频共振,充分发挥地方人大作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为推进湖南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锚定推进湖南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实践,务必清楚行动方向是什么,奋斗的目标蓝图是什么,做到方向明、目标清。对湖南来说,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湖南的宏伟蓝图,就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考察湖南时擘画的“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这幅美好蓝图,从远景目标看:到2035年,基本建成经济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开放强省、健康湖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建成“三个高地”,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湖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实现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美好愿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实践,最大的责任、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变成“施工图”“实景画”。对此,作为权力机关、工作机关的人大,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
(二)扛牢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实践中的人大之责
扛牢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使命。恪守对党绝对忠诚,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三个善于”转化为人大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干实绩和鲜明标识。充分发挥根本政治制度功效。始终坚定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不断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法律法规,为巩固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更加完备的制度保障。
扛牢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重点就是聚焦“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围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立法监督工作;紧盯营商环境优化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监督、稳预期;锚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法治方式和法治力量,推动补短板、锻长板。
扛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湖南实践的制度使命。从严抓好民主选举,确保每一次选举风清气正、每一个选举结果人民满意。充分反映人民意志,始终坚持开门立法、开门监督、开门问计,不断健全各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有序扩大人民政治参与,确保在履职行权全过程、各环节中体现最广泛、最真实的人民意志。积极回应人民关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大代表要更加密切联系群众”的殷殷嘱托,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不断推进理念创新、方式创新、制度创新,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湖南实践。
扛牢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实践的法治使命。坚持科学立法,切实发挥人大主导作用,突出务实管用,坚持急需先行,加快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民生领域立法修法,做到以良法善治服务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监督严格执法,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紧盯执法中的突出问题、行政决策程序规范、政府守信机制健全,强化全方位、全流程监督,推动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推动公正司法,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推进全民守法,坚持立法、执法和普法有机结合,在立法修法、执法检查的同时,一并推进法律法规宣传阐释,让尊崇法治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大应当通过强化担当作为、依法履职、斗争精神、问题导向、守正创新五种理念,筑牢忠诚之魂、强化履职之为、厚植为民之情、提升成事之能、凝聚团结之力、涵养清正之风;通过强化高站位的政治自觉、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健全高效能的运转机制、营造高品质的工作环境、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锤炼高标准的纪律作风;以党的领导更加有力、人大运行更加高效、干部士气更加提振、代表作用发挥更加充分、服务大局更有成效,全面提升人大工作的认同感、人大干部的使命感、人大代表的归属感,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作出人大的新贡献。
(作者: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 乌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