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全文检索
首页 人大概况 人大公告 人大要闻 监督工作 部门预决算公开 选举任免 县区人大 机关建设 人大视窗
最新通知:
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新亮点新实践

  王萍、孟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提出议案和建议,是人大代表行使权利、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

  高质量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工作,是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应有之义。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推进代表议案建议工作走深走实,不断提升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水平。

  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充分体现广大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热情和责任担当,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郭振华告诉《中国人大》记者:“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完善制度机制、搭建代表线上线下履职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创新‘视频连线’‘云会议’方式第一时间及时回应代表建议、推动建立答复承诺解决事项落实机制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效、启用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用数字赋能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等有力举措,推动提升代表议案建议提出和办理质量,并在代表议案建议工作‘全过程’汇聚民意、集中民智、惠及民生,在服务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上做出有益探索,迈出坚实步伐。”

  完善制度机制

  提升议案建议办理水平

  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以来,总结和把握代表工作规律,在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方面探索创新,做了大量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栗战书委员长对代表议案建议工作高度重视,提出“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和“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的代表议案建议工作要求。2018年,委员长会议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具体措施》,这一重要的制度创新共11个方面35条,对做好代表工作提出全面、具体的要求,被代表们称为“新时代推动代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2021年3月11日下午,新修改的全国人大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以下简称“一法一规则”)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3月12日起施行。这是两部法律施行30多年来的首次修改。根据实践发展要求,“一法一规则”对加强代表工作、密切与代表联系等作出规定。

  回望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创新的举措还有很多。2020年6月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十八次委员长会议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修改稿。这是委员长会议首次审议年度代表工作计划。自2020年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创新举措,委员长会议专门审议年度代表工作计划,统筹部署常委会工作的“一要点三计划”中明确包括代表工作。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健全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机制,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委员会也建立了联系代表机制,建立与列席常委会会议代表座谈机制,并邀请代表充分参与常委会立法调研、执法检查、对外交往等各项工作,为代表更好履职搭建平台。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邀请150余人次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列席代表座谈会,代表在座谈会上提出的78条意见建议均及时办理并逐一向代表通报。健全代表学习培训制度,及时上线全国人大网络学院,为代表打造“全覆盖+全天候”的权威网络学习平台。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议案建议工作,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有力保障代表凝心聚力履行职责,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和代表议案建议的高质高效办理。

  代表议案建议工作

  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3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专门回顾了代表议案建议工作。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473件议案,已由相关专门委员会全部审议完毕,其中90件议案涉及的30个立法项目已审议通过或正在审议,176件议案涉及的68个立法项目已列入立法规划或计划。”

  “大会期间代表提出的8993件建议,统一交由194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并全部办理完毕;闭会期间代表提出的265件建议,交由98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并逐一向代表反馈办理情况,推动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达97.93%。”栗战书委员长指出。

  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上对建议办理工作提出要求,作出部署。王晨强调,办好代表建议既是承办单位的法定职责,也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宪法精神。要认真办理每一件代表建议,进一步推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完善制度,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高度重视代表工作,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制度机制……4年多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委员会将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与立法、监督、调研等工作相结合、同推进,推动形成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合力,努力使代表议案建议落地见效。全国人大常委会年底听取审议各专门委员会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听取办公厅关于建议办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和有关部委建议办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以来,国务院扶贫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单位,在常委会会议上报告了建议办理工作情况,交流经验做法,取得良好反响。

  2021年12月21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机关党组副书记信春鹰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报告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信春鹰指出,从建议办理成效看,这8993件代表建议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计划逐步解决的占建议总数的74.2%。各有关方面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是“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认真办理代表建议,积极回应民生关切。聚焦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努力通过高质量办理工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3000名代表提出2282件议案

  和42675件建议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心系人民、尽心履职。代表依照法定程序提出议案建议,是宪法法律赋予代表的基本权利,是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主要形式。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至五次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共提出2282件议案和42675件建议,履职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代表们的议案建议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卡脖子”难题、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方面提出,聚焦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反映人民意愿诉求。这些沉甸甸的议案建议充分体现代表们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服务大局、回应民生关切的使命担当。

  紧扣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贴近民生,坚持问题导向,来自基层一线,成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鲜明特色。2021年代表们依法向大会提出议案473件。从议案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健全现代化经济体系、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完善国家机构组织和职能以及公共卫生、国家安全等领域的立法。2020年代表们提出的9180件建议和2021年代表们提出的8993件建议中,涉及科教文卫、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社会及公共事务等领域的建议数量均占建议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2020年代表们提出的建议中关于“疾病防疫”的建议数量同比增加179%,关于医疗体制改革的建议数量达474件,反映出代表对总结疫情防控经验、补齐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短板和漏洞的迫切期盼。

  2022年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已全面启动。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忠实为民履职,积极建言献策,共提出487件议案和9203件建议。代表提出的议案分别交由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有关专门委员会对议案进行审议后,将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议结果报告。代表建议分别交由208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确定了22项重点督办建议。这22项重点督办建议交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0家承办单位牵头办理,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等7个专门委员会负责督办。

  2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情况通报会,为代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必要的准备。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杨振武通报了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主要工作、2022年工作初步安排等情况。杨振武希望各位代表深入开展调研,精心准备议案建议,确保大会圆满顺利。

  走进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让代表履职更接地气;在生产一线发现问题,形成建议推动把群众期盼变为现实;在基层立法联系点收集民意,汇聚更多高质量立法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当好党和国家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及时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形成议案建议带上大会,努力推动问题的解决。

  通过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与群众联系愈发紧密,反映民意更加顺畅有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建议更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其中基于调研、视察提出的代表建议数量占46%;基于座谈听取群众意见提出的代表建议数量占44%,代表建议质量不断提高。

  “视频连线”第一时间

  回应代表议案建议

  从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到收到相关部门反馈,需要多长时间?“马上办”“云对话”……通过“视频连线”“云会议”等方式第一时间及时回应代表议案建议,成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新常态”。

  2022年3月7日中午12时许,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代表团驻地,一场中国人民银行与全国人大代表蔡仲光的视频连线在这里进行。

  此前,在3月5日下午广东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蔡仲光发言提出“关于加大信用贷款比重、降低贷款利率等支持中小企业的建议”。蔡仲光没想到,在他提出建议后不到48小时,就得到了央行的视频连线回应。在视频连线沟通交流中,央行相关负责人逐一回应代表关切,并明确表示“将及时研究谋划,推动信用贷款相关政策落实落地”。

  短时间内实现这场“云对话”,得益于国务院办公厅两会期间开展的代表委员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和转办回应工作,该工作成为促进建议高效办理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有效途径。

  国办专班工作人员当天连夜工作,将3月5日的会议简报和小程序上代表委员留言全部分类梳理完成。3月6日中午,蔡仲光的建议即被转至央行办理回应。央行在充分研究蔡仲光代表的建议后,第一时间联系他,在会议间歇进行连线。

  这样视频连线答复代表建议的场景,在不同的代表团频频出现。2022年3月7日下午,山西代表团小组审议后,国家发展改革委以视频连线方式,与山西团25位代表进行云端“面对面”答复建议。不仅仅是广东和山西代表团的代表,福建的薛玉凤、安徽的戴启远等全国人大代表对此也深有感触,因为他们都在大会期间得到了相关部门对所提交建议的详细反馈。从建议回复的效率和质量中,代表们切身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郭振华告诉记者,认真审议代表议案,研究办理代表建议,是国家机关的法定职责。有关机关、组织高质高效办理代表议案建议,将人大代表的真知灼见转化为具体政策和工作举措,推动解决一批代表关注、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凝聚了智慧和力量。

  在办理代表议案建议中

  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为代表配备“联络员”,建立沟通联系“直通车”;注重通过专程走访、出差顺访等方式,当面征询意见、反馈后续工作情况;通过政务微信、视频会议等线上渠道加强同代表沟通交流……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一大亮点就是做到了沟通联系全过程,通过高质量办理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说:“通过和承办单位的密切联系,我了解到自己的建议是如何办理的,最终的反馈是如何作出的。办理代表建议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看到自己的建议能够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真的很欣慰!”

  2020年9月,自然资源部网站发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226号建议的答复”,“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等建议答复的具体内容,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建议由邵志清在2020年全国人代会上提出。

  “事实上,这份答复并不是作出了一些新的规定,而是对原有规定进行梳理后作出明确解释。答复既有制度层面的明确解读,也有执行层面的举措,准确地对群众呼声作出了回应。”邵志清说。

  在收到邵志清提出的建议后,承办单位多次和他沟通。2020年9月,自然资源部经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国家保密局、最高人民法院、农业农村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研究,对邵志清建议里提到的九个方面问题进行了逐条答复。2020年11月25日,邵志清在建议办理反馈单上签字,对办理和答复工作表示非常满意。

  这一建议办理事例,也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办理代表议案建议中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例证。

  “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与代表建立沟通联系的‘直通车’,把沟通交流贯穿于办理工作全过程。”信春鹰在报告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时指出。具体来看,一是做细沟通制度,二是做深线下座谈调研,三是做优线上沟通方式。通过上述举措,进一步压实办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在建议办理工作中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据了解,在办理代表建议过程中,各承办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累了大量经验。有的通过邀请代表座谈交流、视察调研等多种形式,直接听取代表意见建议。有的单位制定或修改本单位的建议办理工作办法,使建议办理有章可循。有的单位建立走访代表的工作机制,结合会议、调研、出差等积极与代表见面沟通。有的单位注重分类施策,积极解决代表关注集中、连续多年提出的问题。有的单位将代表建议办理纳入绩效考核和专项督查,提高建议办理的时效和质量。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上,王晨强调:“要继续加强与代表的全过程沟通联系,在沟通内容上做深,在沟通形式上做优,在沟通环节上做全,做到‘办前沟通’了解诉求、明确重点,‘办中沟通’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办后沟通’说明办理情况、回应反馈意见,将建议办理从‘有来有往’向‘常来常往’转变。”

  建立重点督办和跟踪办理机制

  提升办理质效

  办理重点督办建议,是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对代表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认真研究筛选,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共确定95项重点督办建议,涵盖代表建议1160多件,内容涉及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创新引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通过制定督办工作方案、召开督办工作座谈会、开展督办调研等方式,强化同代表和承办单位的沟通联系,加大督办工作力度,推动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取得实效。有关承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研究部署,相关业务部门、工作人员集中力量研究办理,有力推动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推动治理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是2021年确定的重点督办建议之一。2021年8月23日,教育部召开重点督办建议“推动治理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办理工作座谈会,8位全国人大代表通过视频方式参加会议。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就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加快立法工作、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等进一步提出意见建议。回应代表关切,教育部将“双减”工作作为“一号工程”,开展“百日会战”,校外治理与校内提质联动,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并进。教育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与全国人大代表的日常联系工作,出台配套文件,抓实日常监管,确保中央“双减”工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为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另一个有力举措是推动建立代表建议答复承诺解决事项落实机制。在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这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12月,常委会办公厅对91家承办单位作出的4276件答复承诺解决事项落实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其中已落实的3834件,占比90%。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办理代表建议同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起来,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盼,让各项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坚持“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不断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水平。

  对于进一步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王晨指出,要做好落实代表建议的“后半篇”文章,各承办单位要注重开展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回头看”,对本届以来答复中向代表作出的承诺、提出的措施安排和工作计划,要紧抓不放、持续用力,建好工作台账,抓好跟踪落实。对已经具备条件的,抓紧推进,力争在承诺时限内尽早解决问题、反馈代表;对办理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合力攻坚,创造条件落实。

  郭振华告诉记者,从办理结果看,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计划逐步解决的均占建议总数的70%以上。各有关方面提高建议办理效率,支持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建议在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推动解决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对于承办单位办理建议的效率和质量,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泰兴市邮政分公司江平路支局支局长何健忠深有感触。2021年,何健忠提出的提升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的相关建议,得到民政部的积极回应。2021年“全国养老服务人员技能大赛”举行,推动全国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技能提升,为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打好基础。“民政部在建议办理过程中,始终和我保持密切联系,通报建议办理进度,并及时征询我的意见。建议高质量办理真正让代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县底镇漫天岭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建国对建议办理效果也有同样感受。2020年全国人代会期间,张建国提出“关于尽快盘活各地停建、缓建工程的建议”。该建议由国务院研究室负责承办。国务院研究室成立工作专班,在向张建国了解情况后,开展详细调研,形成两份调研报告,如实反映停建缓建项目有关情况,分析问题主要原因,并提出四点具体建议。

  “工作专班及时联系我,讲清楚所反映问题的复杂性,沟通得非常详细,承办部门认真负责的态度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看到建议在短时间内有了高质量的办理效果,张建国非常满意。

  启用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亮相2022年全国人代会,这一创新引来各方关注与点赞。平台实现了代表议案建议提出、交办、办理、沟通、答复、反馈、查询全环节在线运行。31个省(区、市)人大代表联络机构,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委员会、办公厅有关局室,中央和国家机关等200多个代表建议承办单位,部署使用了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

  大会期间,国务院办公厅依托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开通“2022·代表/委员对政府工作留言”小程序,供全国人大代表通过网络渠道对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有关部门连夜汇、一早报、及时转,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建设是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着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程。栗战书委员长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提出具体要求。

  据了解,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部署试用了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通过平台开展了全部代表议案和部分代表建议的提交、分析、交办等工作,会后继续开展平台二期功能开发。

  2021年11月3日,栗战书委员长来到全国人大机关办公楼代表接待室,观看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实景演示,并予以充分肯定。他说,从试运行情况和各方面反响来看,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为代表履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服务,特别是代表在联系群众、反映意见、提出建议等方面更加及时、迅捷、方便,有助于提高代表工作能力和履职水平。

  栗战书指出,信息化平台为代表履职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渠道,要在实践探索中进一步完善发展。一是把信息化平台建设成为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提高代表履职素养的学习平台。二是建设成为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作平台。三是建设成为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服务支撑平台。

  2022年2月,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正式启用。在闭会期间,代表也能通过平台提出议案建议,而这些议案建议也在平台进行交办和办理。

  在2月23日召开的平台启用仪式上,杨振武介绍,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从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始部署试用,开局良好。代表获取学习和履职信息更快捷,议案建议办理更高效,沟通联系更方便,带动全国人大网络学院、代表履职宣传云平台共同形成代表工作信息化服务保障的有力格局,平台正在从使用向管用、好用有序推进。希望全国人大代表积极使用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履职工作能力。

  “今年大会期间,代表们通过网络平台提交议案建议,平台成为了代表高效履职的好帮手。代表们一致认为,从演示、正式启动到亮相大会,人大工作信息化建设实现跃升,为代表履职提供了极大便利,也让代表看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尽职履责和创新担当。”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局长傅文杰说。

  郭振华告诉记者,2022年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五年,代表们在近五年履职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履职智慧和经验。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施代表法,落实落细《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具体措施》,支持代表依法履职,焕发人大制度活力,为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障,奋发有为做好新时代代表工作。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社)



字体大小 【 】 来源:  责任编辑:李峰 时间:2022-08-01 浏览 人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收藏网站
 本站由开封市人大常委会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12-2013 开封市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