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全文检索
首页 人大概况 人大公告 人大要闻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部门预决算公开 选举任免 机关建设 县区人大 理论天地
最新通知:
学习新思想 指导新实践
以“三化协同”跑出县域“数智人大”加速度

  开封市尉氏县人大常委会

  今年以来,尉氏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重大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确保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最新指示精神,把推进“数智人大”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调研基层人大工作难点堵点痛点,立足县域人大实际,创新开展“三化协同”,着力打破“三重困境”,切实提升人大工作数字化水平,真正推动县域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平台整合数智化:打破壁垒,构建“人大数字高铁”

  尉氏县人大常委会针对“智慧平台”系统分散导致“数据孤岛”、功能重叠造成“指尖负担”、智能缺失带来“监督盲区”的现实情况,坚持系统思维,有力推动平台深度整合,积极构建“1+3+N”的智慧系统,建大建强集数据中心、操作平台、场景多元为一体的数智平台。一是建强“1”个核心。组建“数智人大”政企建设小组,围绕人大代表议案建议、视察调研、学习培训等履职活动,新建一个“尉氏县智慧人大履职平台”,汇聚代表相关信息,集中展示县乡、站点人大工作成果,真实呈现代表履职活动成效。截至目前,全县1297名四级人大代表中,已有300余名代表基本信息、169条市县两级议案建议纳入统计。二是贯通“3”级平台。整合县乡与基层站点信息资源,建立以县人大为核心、乡镇人大为关键、基层站点为重点的三级平台,规范管理民意收集、接待选民、议案建议等,重点建议直达县级平台,交办督办进展实时可见。三是打造“N”个场景。全新开发智慧人大手机客户端,根据人大代表职责,灵活拓展联系群众、办理建议、监督执法等“N”个应用场景,开通“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线上民意反馈渠道,创新融入“民情联络员”,线上提办代表建议,更好服务代表履职,代表满意率达到100%。

  二、流程塑造标准化:规范路径,铺设“履职高速轨道”

  为解决功能重叠、操作混乱、效率低下问题,尉氏县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推进业务流程标准化再造,建立常态长效机制体制。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按照人大工作流程,结合平台使用规则,相继完善《人大代表数字化履职操作指引》《尉氏县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员聘任和工作制度》等制度,详细规范民情联络、培训学习等,让每一件都有据可依、每一步都有章可循。二是完善闭环管理机制。对建议的提交、交办、反馈流程进行数字化重塑,从代表指尖提交、到部门签收办理、结果在线反馈,形成清晰、高效、可追踪的闭环,做到全程留痕、阳光透明。三是强化流程刚性约束。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视察调研、接待选民等工作嵌入平台,设置关键节点、时限要求、材料模板,新增智能提醒功能,更好明晰代表履职目标、路径、责任,确保人大法定监督程序在数字轨道上规范、高效运行。

  三、能力建设专业化:赋能主体,锻造“数字履职先锋”

  “利器”需配“巧匠”,尉氏县人大常委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数字技术专题培训,切实提升人大代表数字化素养。一是开展靶向精准培训。摒弃“大水漫灌”,根据代表年龄结构、知识背景和履职需求,分层分类开展平台操作、数据应用、建议提办规则等培训,针对老年代表开展手把手教学,确保“一个都不掉队”。二是健全长效学习机制。集合政策解读、优秀履职案例、操作视频等,建立代表学习资源库,支持代表随时随地“充电”,定期组织线上交流活动,切实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三是强化实践应用指导。由县人大与软件公司组建运维支持团队,深入基层联络站点,现场指导人大代表,运用平台收集民意、参与监督、管理履职档案,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履职效能。

  县域人大的数字化建设,非一时一刻的技术升级,而是久久为功的系统变革。面向未来,尉氏县人大将紧紧锚定“平台建设、功能迭代、场景创新”三大坐标,深度构建“代表履职全周期管理、民意处理全链条闭环、监督问效全方位覆盖”的数字化治理新格局,以平台整合打通“数据经脉”,以标准流程重塑“履职范式”,以专业赋能激活“代表力量”,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尉氏人大智慧力量。


(通讯员:张纪晨)




字体大小 【 】 来源:  责任编辑:李峰 时间:2025-07-03 浏览 人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收藏网站
 本站由开封市人大常委会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12-2023 开封市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