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全文检索
首页 人大概况 人大公告 人大要闻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部门预决算公开 选举任免 机关建设 县区人大 理论天地
最新通知:
省人大代表张祖礼:以化工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开封市九泓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张祖礼常说:“化工产业不是粗笨重的代名词,用科技赋能、以责任护航,它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从2014年创办九泓化工到带领企业成长为全国精细化工领域的标杆;从一名深耕技术的工程师到心系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的人大代表,张祖礼始终以心系大局、精进实干为准则,在推动产业升级与履职为民的道路上交出了亮眼答卷。

01

  一、高站位布局,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创办九泓化工之初,张祖礼便锚定“全产业链发展”目标:“化工产业的生命力在协同,从源头原料到终端产品,多一环就会强一分”。十年间,他带领团队啃下一个个技术硬骨头:从工业萘、对苯二甲酸等源头原料突破,到苯酐、丁辛醇、增塑剂等核心产品量产,再到异辛酸、树脂等高端材料攻坚,最终构建起130万吨年综合产能的完整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多项产品产能位居全国前列,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高档建材等领域,远销全球。

  这份“全链思维”正是他高站位布局的生动实践。作为省人大代表,他多次在调研中呼吁“加强精细化工产业链协同”,推动开发区形成“上游原料+中游制造+下游应用”的产业新生态,带动周边20余家配套企业发展,为开封打造“化工新材料产业高地”注入硬核动能。

  二、高质量发展,解锁产业新质生产力

  张祖礼的办公室里,一份“智能化改造清单”格外醒目:DCS控制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自动化;SIS系统筑牢企业安全防线;金蝶数字化系统推动无纸化协同办公等,这些都是他推动“人工智能”与“精细化工”深度融合的成果。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九泓化工建有河南省塑料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拥有10余项发明专利。他推动企业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合作,与开封市科学院联手创办化工产业研究所,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联合开发的节能减排技术让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智能车间建设使企业生产效率提升30%、能耗下降15%。

  这份对解锁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执着,也融入他的代表履职中。在省人代会上,他提出《关于推动精细化工产业智能化转型的建议》,呼吁通过税收优惠、补贴政策引导企业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在禹王台区调研时,他牵头形成《化工产业绿色发展调研报告》,推动“环保绩效A级企业”培育计划落地。“让每一家企业都能共享创新红利,产业才能真正提质增效。”

  三、高效率履职,用实干惠及民生

  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核心。张祖礼带领企业累计投入300余万元投身社会公益,用实干诠释担当:投入35.14万元助力扶贫助农,采购农副产品、帮扶危房改造;拿出11万元维修东马庄、张庄社区道路,解决群众出行难;捐资助学13万元,改善校区设施、资助困难学子;疫情期间捐赠50万元支援禹王台区防疫。

  更可贵的是,他为周边400余名群众提供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缴纳五险一金,人均年收入达到6万元,其中9名残疾人士通过稳定工作实现生活改善。这些行动,正是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奋勇争先的具体实践。“让企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四、高标杆担当,用责任引领发展

  从“河南省劳动模范”到“优秀民营企业家”,张祖礼的荣誉墙见证着他的担当。如今,他仍在产业升级的路上奔跑:推动企业建设“无人值守”智能车间;探索“光伏+化工”绿色模式;计划将产业链延伸至高端医用材料领域。“作为省人大代表,要始终走在前列;作为企业家,要永远盯着更高目标。”

  从一条生产线到一个产业链,从一家企业到一片产业生态,从技术攻关到为民履职,他用实干证明:化工产业可以很“绿色”;传统制造可以很“智能”,人大代表的初心,可以在服务产业与民生的实践中绽放最动人的光彩。


  供稿:市人大 胡一轩

  禹王台区人大 雷志强

  策划:刘磊

  审核:黄俊

  编辑:秘书科



字体大小 【 】 来源:  责任编辑:李峰 时间:2025-10-23 浏览 人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收藏网站
 本站由开封市人大常委会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12-2023 开封市人大